渝中人大 2023-02-02 15:36 发表于重庆
编者按:全区中心工作推动到哪里,代表力量就汇聚到哪里!民生热点聚焦在哪里,代表调研就深入到哪里!区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为民代言,他们都带来了哪些代表建议?一起来看一看。
渝中区人大代表徐千里
活化利用历史建筑
提升城市文化水平
渝中是重庆的母城,不同时期留下的历史建筑、老街巷弄,数量众多,文化韵味浓厚。在渝中区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区人大代表徐千里建议,进一步加强历史建筑文化的发掘、研究,加大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力度,让密布街巷的老建筑焕发崭新活力,为人文渝中建设增添切实内容。
“渝中是一座极具山水特色又兼容多元文化的城市,这里的建筑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很好地保存了城市在巨变中的历史记忆,具有极高的城市文化价值。”徐千里说,近年来,渝中陆续对一些重要的历史建筑进行了保护利用,湖广会馆活化利用成为了移民文化的“代言人”,中山四路更新改造成为了重庆最美街道,戴家巷老街区提档升级获评全国文商旅融合更新范例,成渝金融法院历史建筑群的更新、保护和利用,更为在重庆城市核心区深度活化利用历史建筑文化资源,弘扬城市人文精神提供了优秀样本,充分彰显了历史建筑资源挖掘保护与活化利用的重要价值。
徐千里建议,除了讲好历史著名建筑故事以外,应进一步扩大范围,深入挖掘、阐释更多城市物质空间中不那么知名的历史建筑资源,形成具有渝中辨识度的历史建筑文化研究成果,持续丰富人文渝中内涵。在此基础上,还要结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充分发挥渝中作为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的先行优势,探索引入社会资本投入、参与模式,让政府主导、市场和公众参与的活化利用机制成为社会共识,推动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由点到面、由个案到系统全面推进,为持续深化文商旅城融合,加快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增添有效供给。
渝中区人大代表杨渝
大力发展新经济
助推经济复苏提质
立足渝中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区人大代表杨渝建议,要进一步强化产业思维导向,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高新技术、绿色经济,助推渝中经济复苏提质。
“渝中具备优质的数字产业基础和健全的产业条件。”杨渝建议,充分发挥数字经济“规模收益递增”效应,大力推进虚实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高地,争取建成国家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其次是信创赛道迎来发展机遇。杨渝建议,进一步加快信创产业发展布局,打造高能级的产业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畅通国产化替代格局,构建强劲韧性的特色产业链,抢占新赛道。
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杨渝建议,加快低碳社区、低碳楼宇、低碳商业的改造步伐,扶持一批高新低碳技术企业,做好低碳建筑、低碳材料应用、光伏风能应用等试点项目,孵化落地一批创新型企业,鼓励和吸引应用绿色低碳技术的行业领先企业做大做强,争创全市低碳示范产业高地。
渝中区人大代表杜鹏武
加强社区服务能力建设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社区是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承担着部分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社会监督等重要功能。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区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城市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近年来的疫情大考更是凸显了基层社区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为此,渝中区人大代表杜鹏武针对如何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管理能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进行了深入调研。他认为,首先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自治物业管理条例配套政策体系,规范物业经营行为和市场秩序,切实提高物业管理效能。积极引导推动社会组织、社工等进驻社区参与服务,实现功能互补、力量聚合。同时,结合社区居民愈发多元化的社会服务需求,他建议,要用好盘活社区闲置资源,鼓励有条件的社区自治物业拓展服务领域,探索“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激活“造血功能”,弥补服务经费不足等问题,增强服务能力。此外,还要大力推进基层智慧治理平台应用,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扩大使用覆盖面,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加快建设“智慧社区”。
渝中区人大代表曾晖
实施老公园活化焕新行动
赋能美好城市示范区建设
渝中区地域空间狭小,老公园是难能可贵的“绿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公园等高品质生活空间的需求与日俱增。在渝中区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区人大代表曾晖建议,实施“渝中老公园活化焕新行动”,促进老公园焕发年轻态,赋能美好城市示范区建设。
通过会前大量走访调研,曾晖发现,由于规划、修建年代较早,渝中区老公园大都存在空间利用不够合理、各类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艺术美学价值有待提升等问题。
“近年来,渝中区集中对老旧小区、山城步道、传统风貌区、滨江岸线等进行了大规模改造提升,成效十分明显。”曾晖对渝中区着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取得的成果赞不绝口。更让她为之振奋的是,2023年,政府依然把推动城市更新提升纳入了十大重点工作,为“实施老公园活化焕新行动”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支撑。
曾晖建议,将老公园纳入城市更新范畴,选点试点,大手笔策划,利用拆围、透绿、增花、添彩、筑景等方式,通过连点成线、步移景异等景观手法,突出景点立意增“颜值”,塑造高品质绿化景观空间;强调以人为本添“功能”,统筹考虑老公园与周边景区及公共服务设施的整体性设计,补功能、消隐患、提品质,打造人性化活动空间,推动老公园与传统风貌区、山城老街区整体焕新,连片联动发展;立足山水人文培“业态”,探索多元化投资营运,充分挖掘公园的商业价值,扩大公园辐射半径,培育“公园+”融合发展新业态;理顺体制机制破“难题”,积极向上争取支持,统筹规划设计、管理运营、资金筹措、宣传营销等,为老公园活化焕新提供保障。
渝中区人大代表李鹏
加快建设解放碑-朝天门世界知名商圈
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
“疫后消费者观念发生转变,愈发理性和倾向于就近消费。商圈多区域分流成为趋势。同时,在多元零售业态冲击下,传统购物型商圈需要向艺术型、科技型商圈转型。”立足解放碑经营发展多年的渝中区人大代表李鹏对如何持续推动解放碑-朝天门商圈提质升级、加快打造世界知名商圈,颇有自己的心得。
他认为,商圈应该深挖本土文化,推动城市独有DNA与国际文化艺术之间的交流、碰撞,助力品牌效应放大,实现品牌营销在地化。在品牌招商方面,要充分发挥解放碑-朝天门区域涉外资源富集、政策叠加优势,大力落地首店、首牌,更大满足消费者一站式购物、娱乐需求,引导消费回流。
2022年,解放碑—朝天门商圈作为全市“唯一”,成功入选全国示范智慧商圈。李鹏认为,在智慧商圈建设方面,解放碑理应有更大作为。“例如,利用大数据平台将多个商场积分打通,形成商圈积分,既增强积分利用率,也优化商圈用户体验,引领业务增长。从政府层面来讲,要持续优化迭代智慧商圈管理模式,助力商场精准定位、品牌招商、活动引流,为用户和商家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此外,李鹏还建议,要持续强化假日经济,加强政府、商家、物业、交通配套等各类载体间的协调沟通,精准匹配假日促销活动,打造强IP,持续提振消费力。
渝中区人大代表李海英
拓展家庭医生服务半径
打通服务群众健康“最后一公里”
三年的新冠疫情联防联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记忆,其中有感动,也有启发。在渝中区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区人大代表李海英建议,进一步拓展家庭医生服务半径,强化社区医疗服务,切实打通服务群众健康“最后一公里”,深入推进健康中国渝中行动。
李海英介绍说,随着国务院宣布解除对新冠感染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实施“乙类乙管”,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时作出工作调整,各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家庭医生团队,将“关口前移”,推动医疗资源直达人民群众身边,居民获得感、安全感显著提升,但这还远远不够。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回想起疫情放开时,买药难、入院难,至今依然心有余悸。”分析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李海英认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不足、基层医疗救治能力有待提升是主要问题。
李海英认为,进一步做实现有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较好缓解这一问题。她建议,积极探索组建包括楼栋长、网格员参与的“全科医生+签约助手”家庭医生团队,充分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搭建移动诊疗点,由全科医生负责提供医疗服务,签约助手负责日常走访、健康监测和卫生健康知识宣传,当好健康“守门人”,病情“监测人”,医疗“导诊台”,通过签约助手增加家庭医生服务半径、服务群体和服务温度,全面实现对全民特别是“一老一小”、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动态健康管理。
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日常走访数据,建立智慧社区医疗体系,从重点人群开始分批分类建立全民全生命全周期医疗档案,并依托大数据分析、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实现对流行性疾病的监测预警、慢病的评估管理、健康知识精准推送,及时补充和调配资源,更精确、科学地提供家庭医生服务。
渝中区人大代表王清石
完善应急志愿服务体系
让志愿精神遍地开花
2022年,无论是我市山火救援现场或是疫情防控工作当中,处处都有广大志愿者的身影,志愿服务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好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渝中作为重庆母城和全国文明城区,志愿服务已成为文明新标尺。同时也要看到,相关机制还不够完善,群众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不高、渠道不多,效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渝中区人大代表王清石建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志愿服务注册及积分制度,将志愿服务积分与个人身份信息挂钩并广泛运用,在税收、贷款、就医、银行业务办理、公租房申请、评优评先等社会公共事业方面享有一定优先权,激发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持久性。
要实现上述目标,王清石认为,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联动,建立长效机制,带动社会机构、大专院校、团体组织,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志愿服务网络,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健全志愿者准入机制和管理制度。同时,要通过打造一批叫得响的志愿服务品牌,进一步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让志愿服务精神和志愿服务文化深入人心,让志愿服务活动蔚然成风。
记 者:黄清娴 袁侨偲 王 欢 王 珏
监 制:曾 文 李瑜波
责 编:李雪念 陈超越
编 辑:吕松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