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瑜,你们这儿很多枇杷树吧,我怎么没看见呢?”“马总,这儿没有枇杷树怎么能叫枇杷山呢?”每当有朋友到单位联系工作或顺路看我的时候,总会提起这样的问题,而我每次听到这种问题的时候,都是脸上写满大大的尴尬,只有憨憨地笑笑。
“马代表,我们枇杷山就是因为有枇杷树才得名的,现在却没有枇杷树,有点名不副实呀。希望你能够呼吁一下。”每当我走访社区接待选民时,不少群众反映这个问题。
我也觉得枇杷树是枇杷山的灵魂,缺少了枇杷树的枇杷山似乎缺少了一些什么。有时在心里想象一下,漫山的枇杷树,应该是蔚为壮观的一番景象吧。为此,我不断走访居民群众,征求大家的意见,提出了“关于在枇杷山正街社区恢复种植枇杷树的建议”。建议还原枇杷树,恢复历史文脉,打造枇杷主题文化,开展采摘、品尝枇杷等主题文旅活动。
该建议得到了渝中区两路口街道的大力支持,街道现场踏勘,论证合适的种植地点,寻找枇杷树的树源。
近日,枇杷树的栽种终于落到了实处,合川区古楼镇山林村与枇杷山正街社区开展“村社联建”活动,该村送给了社区24颗枇杷树,在枇杷山正街种下了友谊之树,结下枇杷之缘,虽然栽种的树还不算多,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看着这些幼小却生机勃勃的枇杷树,我的心情格外舒畅,今年或者明年,这些枇杷树上将挂上黄澄澄的果子,居民群众们或许会喜笑颜开地采摘。下一步,将继续关注枇杷主题文化建设的进展,让枇杷元素能够在枇杷山具象化、实体化。
“枇杷山上长满枇杷树”仅仅是枇杷山正街文化的一部分。枇杷山正街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浓厚,有前苏联大使馆、王陵基公馆、戴笠神仙洞公馆、红楼、枇杷山石碉堡、重庆考古研究所、枇杷山书院、中共重庆市委办公旧址和李宗仁官邸等历史文化资源,又有时下的网红景点。其中,枇杷山观景台,可以观看重庆谈判时毛主席乘坐的飞机在重庆的机场降落地;晓宇火锅,经过《舌尖上的中国》报道后,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在咖啡海滩,品尝小吃美味的同时,窗外的江景尽收眼底,让人忘记时间的流淌。
作为土生土长的枇杷山正街人,这街上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不够,时时牵动着我的心。加上老街区居民楼栋老旧、交通及停车不便、不少居民群众搬离,制约了老街区的发展。我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发挥这片传统街区的区域优势,让老街区焕发新光芒,赋予这片土地新的生机活力,助推城市有机更新。
这是我的履职承诺。我将用心考察,精心调研,不断助推改善枇杷山正街老街区的民生环境,让枇杷山上充满文化气息。